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一站式服务

咨询补贴热线

19830704689

新闻动态
「广州项目」征集“四化”赋能平台,9月26日截止申报
来源: | 作者:广州凯东知识产权官网 | 发布时间: 2022-09-15 | 584 次浏览 | 分享到:



项目内容

广州市征集“四化”赋能平台的通知


申报期限

2022-09-26截止


具体扶持方式


对入选的平台,我局将授予其“广州市数产融合赋能平台”称号。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助或奖励等方式,支持平台为企业提供“四化”转型服务。具体支持办法另行制定。


具体申报条件

共性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视同法人单位统计并纳税的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具备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的能力。每个申报单位只能选择申报一个类型,不支持联合申报。


(二)申报单位申报主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规模实力、市场影响力和研发创新实力,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平台获得国家级荣誉的优先考虑。


(三)申报单位对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相关的实施路径、发展趋势、难点痛点、商业模式等方面有较深理解,申报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应具备丰富的平台建设及运营相关经验。


(四)申报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解决制造业实际问题,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不存在纠纷,并能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案例。


(五)申报单位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运营状况良好,不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六)平台需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安全防护措施完善可靠。


共性基础服务平台

申报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项目的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应超过13亿元,平台AI算力已建设规模不低于10P,已完成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CPU的适配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超过500万元。申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质量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的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应超过2000万,近三年平均净利润不低于超过500万元。


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一)智能制造装备研制平台


1、拥有自主品牌及自主知识产权,获得5项以上智能装备领域核心发明专利。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能够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2、企业设有或正在建设研发机构,研发技术团队不少于15人。


3、企业研发制造的智能制造装备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市场,已有一定的销售规模,近两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


(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平台。


1、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提供培训、诊断、设计等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近两年已实现5个以上典型案例。


2、在所属行业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获得5项以上所在领域核心发明专利,整体技术水平居行业领先。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能够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3、企业设有或正在建设研发机构,研发技术团队不少于15人。


中小企业强企增效公共服务平台

(一)单位基础:


项目申报单位为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实缴注册资金超过3000万,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


(二)团队基础:


1、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在企业管理体系、管理诊断评估、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项目经验;


2、团队具有近三年有参加过省级以上企业管理、工业设备、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领域标准的研制工作,承担过公共服务和诊断评估平台项目并运营超过2年,有管理咨询与诊断、产学研强企增效、数字化转型或智能制造诊断等项目成功案例,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3、团队专职技术服务人数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三)平台基础:


1、依托受到业界和企业认可的质量管理、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及诊断方法框架,具备管理、数字化诊断评估、人才培训、项目实施、专家库、IT服务商资源池等核心功能;具备从客户注册、自评估进行行业对标和差距分析、受理客户诊断申请、现场诊断、提供诊断意见和诊断报告、帮助客户制定解决方案和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实施全流程端到端的平台服务能力。平台实际运行时间不少于2年。


2、近2年依托平台开展的管理成熟度及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两化体系评定、数字化人才培训、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等服务工作不少于20项并提供关键证明文件;


3、平台稳定运行2年以上,整体技术水平居行业领先,平台安全能力强,具备等保二级以上证书。


相关阅读:广州项目、“四化”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