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争抢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为何突然失宠?其实这并非政策红利消退,而是创新生态正在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深度调整,对真正重视研发的企业而言,反而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

2025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遇冷成为中小企业圈的热门话题,不少企业负责人直言"不再续报"——“今年不再续报高企了,又费钱又费力,还可能被查。” 深圳某电子企业负责人的吐槽,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曾经争抢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为何突然失宠?其实这并非政策红利消退,而是创新生态正在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深度调整,对真正重视研发的企业而言,反而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申报遇冷的核心:双重压力下的理性选择
企业放弃高企申报,本质是监管收紧与奖补退坡双重压力下的必然结果。
(一)监管进入"穿透式核查"时代
高企认定早已告别"材料包装就能过"的阶段。2025年全国有4532家企业被取消高企资格,较2023年增长1.5倍,广东、上海等地成为监管重点区域。2026年新规即将落地,核查将贯穿研发全流程:无实际实验记录的"伪研发"项目会被直接否决,研发费用与人员数据需形成逻辑闭环,批量购买的"无关专利"不再被认可。金税四期的全面上线更是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虚报研发人员、虚增研发费用等行为,不仅会被追缴税款,负责人还可能被列入税收"黑名单"。
(二)奖补吸引力持续下降
曾经的直接补贴正在逐步缩水,广州已终止高企迁入奖励,多地也在清理差异化补贴政策。对中小企业来说,现有补贴与研发投入严重不匹配,市级10万元加县区配套的奖励,对高研发成本企业而言杯水车薪。更关键的是,小微企业能享受5%的所得税优惠,比高企15%的税率更具优势,这让不少小微企业主动放弃高企资格。同时,高企维护成本逐年上升,年度报表填报、三年一次复审等要求,加上违规被取消资格后需补缴的税款与滞纳金,进一步降低了申报积极性。
二、逆势坚守的逻辑:高企资质的隐形价值不可替代
尽管申报热度下滑,但2025年多地高企申报量仍不降反升,核心原因在于高企资质的长期价值并未消失。
(一)稳定的税收优惠红利
高企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已写入《企业所得税法》,具有长期稳定性,较一般企业25%的税率可减免40%税负。对年利润5000万的企业来说,每年仅所得税一项就能节税500万元,再叠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等政策,长期收益远超短期补贴。
(二)市场竞争的"硬通货"
在招投标场景中,高企资质是重要加分项,某智能装备企业透露获得资质后中标率提升37%;银行融资授信时,高企身份能直接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不少企业因此实现授信额度翻倍。对拟上市企业而言,高企资质更是体现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能显著提升市场估值,为资本化进程铺路。
(三)政策导向的长期契合
奖补退坡并非弱化创新支持,而是倒逼企业从"为补贴而创新"转向"为发展而创新"。2024年新认定高企户均研发投入达1876万元,较政策调整前增长23%,政策红利正加速向真创新企业集中,这也是优质企业逆势申报的关键原因。
三、2026新规下的破局:回归本质才能站稳脚跟
面对"严监管+低补贴"的新常态,企业不必盲目放弃,关键在于摒弃功利心态,以规范创新应对政策变化。
(一)聚焦实质创新,摒弃"凑数思维"
不再为拿资质而突击买专利、凑研发项目,而是围绕核心业务布局真正的技术创新。建立正规研发立项机制,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技术目标,比如核心算法突破、产品结构改进等,避免无实际价值的"无效研发"。
(二)强化过程留痕,筑牢合规基础
研发全流程需实时记录,而非申报前临时补资料。立项阶段留存可行性分析报告与评审意见,研发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数据、设备使用情况和人员考勤,结题后及时整理成果鉴定报告与专利申请文件,确保所有资料真实连贯,经得起核查。
(三)借力信息化工具,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实现进度跟踪与费用自动归集,用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梳理专利与核心产品的关联性,既提升管理效率,又能随时应对监管部门的核查要求,让高企维护更省心高效。
高企申报遇冷,不是创新政策的降温,而是创新生态的净化。当短期补贴退潮、监管利剑高悬,那些只想钻漏洞、拿补贴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而真正深耕核心技术、规范研发管理的企业,终将在政策红利中站稳脚跟。对企业而言,高企资格的真正护城河从来不是补贴多少,而是实打实的研发实力,这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气。
凯东知识产权是有20余年代理经验的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超过10000家企业。是广州市"科技服务机构白名单"、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工作站、"广州市市场监督局-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广东省科技社团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站、广州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025年海珠区创新主体研发活动规范化机构。同时拥有商标和专利双重资质,为广大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培养、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检索分析、涉外布局等一站式服务。如有需要,可联系凯东张工:189-2243-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