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一站式服务

咨询补贴热线

19830704689

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闯关指南”:70分评分要点深度解析
来源: | 作者:广州凯东知识产权官网 | 发布时间: 2025-04-08 | 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最新政策(2025年广东省标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门槛从60分提升至70分,需同时满足四大核心指标。本文将基于评分细则及实战策略,进行要点分析:


一、四大核心指标权重与评分细则

(一)专业化(25分)

1、主营业务聚焦

- 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营收总额≥80% → 5分

  70%-80% → 3分;60%-70% → 1分;低于60% → 0分


2、收入成长性

- 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 → 10分

  8%-10% → 8分;6%-8% → 6分;4%-6% → 4分;0%-4% → 2分;负增长 → 0分


3、细分市场深耕

- 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每满2年得1分,最高→ 5分


4、领域契合度

- 主导产品属于工业“六基”(核心零部件/工艺/材料等)或制造强国十大领域(如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5分

  其他领域 → 3分


(二)精细化(20分)

1、质量管理体系

- 获ISO9001认证 → 3分;省级质量奖 → 3分;自主品牌 → 3分;参与标准制定 → 3分(累计最高15分)


2、数字化水平

- 三级以上 → 5分;二级 → 3分;一级 → 0分


3、财务风险控制

- 上年度资产负债率≤50% → 5分;50%-60% → 3分;60%-70% → 1分;>70% → 0分


4、盈利能力

- 上年度净利润率≥10% → 10分;8%-10% → 8分;6%-8% → 6分;4%-6% → 4分;2%-4% → 2分;<2% → 0分


(三)特色化(20分)

1、技术独特性

- 自主研发I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等)→ 8分;I类知识产权(转让/许可)→ 6分;II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外观)→ 2分


2、市场地位

- 细分市场占有率≥10%(需提供行业协会报告)→ 5分;省级首台(套)认定 → 5分;纳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 5分


3、人才储备

- 国家人才项目人员(如院士)→ 5分;省级(如特支计划)→ 3分;市级 → 2分;推荐国家级候选人 → 1分(需附聘书、社保记录)


(四)创新能力(35分)

1、研发投入强度

- 研发费用≥500万 或 占比≥10% → 10分

  400-500万 或 8%-10% → 8分;300-400万 或 6%-8% → 6分;200-300万 或 4%-6% → 4分;100-200万 或 3%-4% → 2分


2、研发人员占比

    ≥20% → 5分;10%-20% → 3分;5%-10% → 1分;<5% → 0分


3、研发机构级别

- 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 → 10分;省级 → 8分;市级 → 4分;区级 → 2分;未建立 → 0分


二、加分项与一票否决项

1、加分项(直接计入总分):

- 近三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前五名)→ 5分;省级科技奖励(前三名)→ 3分;

- 进入“创客中国”全国500强 → 5分;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 3分。


2、否决项(触发即淘汰):

- 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或偷漏税;

-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名单;

- 财务数据与税务系统不一致;

- 知识产权与主导产品无关(如“凑数专利”)。


三、实战策略:高效冲刺70分

1、知识产权布局

- 重点:每年申请2项以上发明专利,优先覆盖核心技术;布局海外专利(需提前2-3年规划)。

- 避坑:转让未满1年的专利无效;无关专利不纳入评分。


2、研发投入管理

- 硬指标:研发费用≥100万 且 占比≥10%;专账管理,区分生产与研发支出。

- 合规要点:委托研发按80%计入,需保存合同、发票、验收报告;研发人员工资按工时分摊,留存考勤记录。


3、市场定位与佐证

- 聚焦领域:优先选择工业“六基”或战略新兴产业(如数据安全、关键芯片);

- 证明材料:提供行业协会排名、国家级项目应用证明(如大湾区基建合作);

- 制造业加分:突出技术突破(如核心零部件),参与省级科研项目。


4、应对现场抽查

- 财务核查:确保税务系统与申报数据一致;

- 研发真实性:设备台账、人员社保、项目合同可追溯;

- 知识产权关联:专利需与主导产品直接相关。


四、政策动态与地域差异

1、广东特色:

- 新增制造业核心领域评分倾斜(如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 人才加分项需附聘书、项目合同、社保记录。


2、全国趋势:

- 工信部标准与地方政策结合,需关注属地化审核要求(如地市抽查重点);

- 通过认定可获政府补贴、科创板上市绿色通道、招投标加分。


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和细化,企业在申报时,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要求,按照规定准备相关材料,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通知已出,可以联系凯东张工(189-2243-6484)领取申报评估表,对照评分标准逐项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