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依据
绿色工厂申报遵循“国家-省-市”三级政策联动机制,重点依据以下文件:
国家级政策:《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节〔2024〕13号),明确绿色工厂培育对象需满足独立法人资格、生产合规性等基础要求。
省级政策:广东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细化用地集约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标,支持区域产业绿色转型。
市级政策:广州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强化绿色制造与本地产业升级衔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碳目标。
二、申报时间(参考去年)
2024年5月17日至2024年5月28日前(广州市通知)
2024年6月4日至2024年6月30日前(广东省级通知)
三、申报基准条件
① 需拥有双碳认证、能源认证,加分项。
② 标准清单包括行业有:钢铁、有色金属、稀土、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电子、船舶、汽车、通信,主要面向工业制造业。(国家层面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清单(2024年度):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sjdt/art/2024/art_1a98f0facc58480b9a9458ddfe31d9f0.html )
③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是否达到标杆水平,可参考附件2:《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里面有提及重点领域和参考标准。
④其他行业是否达到相应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可参考与本行业的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可在 https://std.samr.gov.cn/查找)。
⑤水效能效“领跑者”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优先推荐。
四、申报优势
1.可提高绿色示范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各大银行对绿色工厂提供优先贷款支持,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融资效率。
3.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绿色工厂的产品和服务将被优先考虑,以鼓励更多企业走向绿色生产之路。
4.获得地方政策资金导向,创新财政资金支持
(1) 广州市:对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2) 广州南沙区:对纳入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绿色工厂,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3) 广州黄埔区:对纳入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绿色工厂,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
(4) 东莞市:对于获得工信部、省工信厅组织认定的绿色工厂,国家级称号(准入)的最高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省级称号(准入)的最高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 中山市:对获评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的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最高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6) 清远市: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资金奖励。
(7) 台山市:对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8) 深圳市:获得国家、省、市绿色工厂称号的,国家级不超过50万元,省级不超过30万元,市级不超过20万元。
五、申报流程
1、自评诊断:对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23)开展差距分析;
2、材料编制:包括《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能耗数据台账、绿色改造方案等;
3、第三方评价:委托工信部认可的113家机构进行现场审核并出具评价报告;
4、逐级申报:通过国家认监委官网系统提交材料,按“区县→市级→省级→国家级”梯度报送;
5、专家评审:重点核查技术先进性及示范价值,通过率约38%;
6、公示授牌:名单公示15天,无异议后颁发证书并兑现政策奖励。
六、典型案例
某深圳电子制造企业申报经验:
- 痛点:年耗电量高、固废处理成本占比超15%;
- 改造措施:
部署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耗数据;
采用无毒害原料替代方案,有害物质替代率达85%;
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8%;
- 成果:2024年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年获补贴45万元,产品出口订单增长25%
绿色工厂申报是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核心路径。通过精准对标政策要求、系统化提升绿色绩效,企业可同步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需要申请绿色工厂,可以咨询凯东张工:189-2243-6484(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