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准备。通过深入了解并满足高新认定的条件和评分标准,企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实力和准备申报材料,从而提高认定成功率。
从近年高新申报未通过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经营范围不符或成立时间不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符合国家制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且注册成立需一年以上。
研发费用占比不达标:申请高新认定时,研发费用占比需达到一定标准,但部分企业在列出的研发费用明细中,可能有部分不被审核专家认可,导致比例不达标。
研发人员比例不足:研发人员比例不得低于10%,且要求入职在183天以上,部分企业可能将大量辅助人员充当研发人员,导致比例不达标。
研发内容过于简单或技术水平层次过低:被专家判定不属于研发项目而剔除。
知识产权和核心支持作用不足:包括知识产权技术偏低、关联性不足、未获得转化应用或数量不足等问题。
技术成果转化不被认可:企业未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材料来证明技术来源情况,或成果转化数量不达标。
审计报告不被采信:专项审计报告不完整、不规范或计算错误等问题。
组织管理水平材料混乱:证明材料单一,多数为制度或文件,无执行情况。
存在违法行为: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备战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
一、了解申报条件与流程
申报条件:
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企业需拥有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这些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
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技术需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达到规定标准。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包括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四项指标。
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申报流程:
自我评价: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对照条件进行自我评价。
注册登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进行注册登记,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认定申请。
提交材料:企业按要求填写并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同时向认定机构提交书面材料。
专家评审:认定机构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抽取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
认定报备:认定机构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对申请企业申报材料进行综合审查,提出认定意见,确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公示公告:经认定报备的企业名单,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备案并核发证书。
二、准备申报材料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基本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等。
知识产权证明:提供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研发项目材料:包括研发项目介绍、研发项目清单、研发经费投入证明材料等。
技术创新成果材料:提供企业近三年内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如新产品证书、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研发人员情况材料:提供企业研发人员名单、学历结构、研发人员占比说明等。
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提供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及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证明:提供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证明。
其他材料:如企业发展规划、荣誉证书和证明材料、行业协会推荐信等。
三、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运用和转化工作。
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高端研发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
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研发项目立项、研发机构建设、研发人员管理等制度,确保研发活动的有序进行。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应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保持合规性经营
企业在申请认定前一年内应确保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保持合规性经营。
准备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准备。通过深入了解并满足高新认定的条件和评分标准,企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实力和准备申报材料,从而提高认定成功率。需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联系凯东张小姐——1983070468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