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一站式服务

咨询补贴热线

189-2243-6484

新闻动态
专利申请前查新检索全攻略:从目的到实操的完整指南
来源: | 作者:广州凯东知识产权官网 | 发布时间: 2025-08-12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查新检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帮助申请人评估专利授权前景,还能优化申请文件、避免资源浪费并防范潜在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专利申请前查新检索的相关知识,助你轻松掌握这一技能。


一、检索的目的:为何要进行专利查新检索

专利查新检索的目的因阶段和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审查阶段的检索和专利申请前的检索


(一)审查阶段的检索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规定,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在被授予专利权前都必须进行检索。这一检索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找出与申请主题密切相关或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对比文件,以及抵触申请文件和防止重复授权的文件,以此确定申请主题是否具备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是否符合专利法关于防止重复授权的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检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短期专利检索也参照此规定执行。


(二)专利申请前的检索

在专利申请前,申请人或其代理人主动进行检索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目的:

1、评估授权前景:通过查找现有技术,提前判断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避免提交那些几乎肯定会被驳回的申请,从而节省时间和费用。

2、优化申请文件:了解现有技术后,能够更精准地撰写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明确专利的保护范围和发明点。

3、避免资源浪费:如果发现已有高度相似或相同的授权专利或公开技术,就可以避免在重复研发和无效申请上投入资源,将资源转向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4、防范潜在风险:检索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他人拥有的有效专利,这提示了潜在的侵权风险。申请人可以借此机会提前调整策略,比如修改设计、寻求许可或评估专利无效的可能性,避免遭遇侵权诉讼。


二、检索的范围:明确检索的边界

进行检索前,明确检索范围是前提,这通常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被检索数据范围和目标数据范围。被检索数据范围指的是需要进行检索分析的具体对象或技术内容,而目标数据范围则是检索活动所要查找和对比的参照集合。


不同的检索目的,对应的被检索数据范围和目标数据范围也不同,具体如下:


三、检索技巧:从准备到扩检的全流程

(一)输入与输出

检索所依据的文本通常是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如有附图,应包含在内)。输出资料则是依据检索结果评估新创性,给出建议或不建议申请的结论。


一份完善的技术交底书应涵盖所属领域或相近领域的现有技术背景介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手段以及实施该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由于申请人撰写技术交底书的水平参差不齐,代理人应积极引导申请人完成撰写,或通过有效沟通自行整理出符合要求的技术交底书。


(二)检索准备

代理人应充分研读技术交底书,梳理出清晰的 “问题 - 手段 - 效果” 逻辑链条。准备工作的核心是把握整体发明构思,而非孤立地罗列全部技术手段,也不应局限于局部技术特征的字面含义或技术交底书及其附图的每个细节。


必要时,代理人可在正式检索前进一步查阅相关背景技术资料,以加深对相关领域技术状况的理解,尤其是在难以准确理解技术交底书内容时,更应优先学习或补充调研该领域的背景技术。


(三)试检 - 确定大方向

- 确定技术领域 / 分类号:技术交底书中申请人可能已指明技术领域,但代理人仍需在深入把握整体发明构思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最相关的技术领域。通常可依据技术方案实现的核心功能及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领域划分。

- 分类号的确定方法:确定技术领域后,可以通过对照 IPC(CPC)分类表确定分类号,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去数据库检索,根据检索出专利的分类号情况确定分类号。

- 确定分类号的注意事项:一个技术方案往往涉及多个技术侧面,可能存在多个适用的分类号;分类号体系是层级结构,越下层(细分)分类号涵盖范围越窄,检索时不必强求最细分的分类号,选择能够恰当覆盖发明核心内容的层级即可。


(四)初检 - 试探检索式

- 技术特征分级:在确定检索式或检索要素之前,需对技术特征进行分级。常规技术特征是本领域普遍采用的、明显不具备创新性的特征;关键技术特征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核心发明点,通常通过与申请人沟通确认或由代理人基于经验判断得出;准关键技术特征虽非解决技术问题的核心,但可能具备一定创新性。

- 检索式构建:在初步检索阶段,应主动忽略常规技术特征,集中资源检索关键技术特征。若关键技术特征未被公开,则无需检索准关键技术特征;若关键技术特征已被公开,则需进一步检索准关键技术特征,评估其是否可能构成创新点。关键技术特征往往由多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共同构成,也可能有多组,基于此构建初步的检索式。

- 检索式优化:初检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性测试不同关键词组合,观察检索结果的覆盖范围与精准度,筛选出最优检索式组合。针对检索结果过载的情况,需分析无效检索结果的共性特征,追加限定性检索要素进行过滤;针对检索结果不足的情况,可系统性扩展检索要素,如扩大分类号覆盖范围。


(五)正检 - 筛选对比文件

正式检索的核心目标是筛选出可评价本申请新颖性与创造性的对比文件。检索式以初检确定的方案为基础进行结构化扩展,主要方法包括同义词扩展、近义词扩展、功能 / 效果描述扩展等。


在实务操作中,初检与正检高度融合。初检阶段通过多次检索结果反馈,持续优化检索词组合,直至达到查全 / 查准平衡点;正式检索阶段基于此平衡点,对检索式进行要素同质扩展,降低漏检风险。


在正式检索的对比文件筛选中,代理人可采用以下流程处理:快速浏览阶段,使用 “附图 - 摘要关键信息聚焦” 模式以 10-20 秒 / 篇完成初筛,标记潜在对比文件;交叉验证阶段,集中阅读标记文件,重点比对关键技术特征覆盖度,与技术交底书逐项对比,最终确认对比文件是否破坏新颖性 / 创造性。之后将相应的对比文件公开号和找到该对比文件的检索式填入检索报告中,并将对比文件与技术交底书的特征对比过程和新创性判定结论填入检索报告。


(六)扩检 - 扩大检索范围

扩检 - 复查检索旨在通过多维渠道补强检索完整性,主要实施路径包括:


非专利文献:检索发明人学术论文(如 CNKI)、互联网技术文档筛查(如百度学术 / Google Scholar)。

专利家族网络挖掘:进行核心对比文件的同族专利延伸检索、上、下游引证树分析。

技术社区覆盖:查阅技术论坛精华帖(如 CSDN、ResearchGate)、标准协议文档(如 IETF/ISO 数据库)。


通过以上步骤,申请人和代理人能够更高效、准确地进行专利申请前的查新检索,为专利申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处理专利申请事宜,可联系凯东张工:189-2243-6484(微信同号)。